掌握技能,把握机遇,这里的毕业生成为企业争相招揽的香饽饽。
在全球经济版图上,粤港澳大湾区正迅速崛起为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的重要枢纽。随着区域融合加速推进,一项名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VPAS) 的人才政策正为技术专才打开前所未有的机遇之门。
2023年,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推出VPAS计划,旨在为2024/25和2025/26学年来港修读指定职业训练局(VTC)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非本地生提供留港工作的机会。
这项计划为内地学子量身定制了一条“2年学习+1年工作签证+4年在港全职工作拿香港永居”的快速通道。
01计划优势,VPAS的核心价值与独特优势
职业训练局(VTC)自1982年成立以来,作为香港法定机构,在职业专才教育及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设有14间机构成员,每年为约20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及在职训练,所颁发的学历资格国际认可。
VPAS计划的最大特点是打通了“学习-就业-身份”的全链条通道。该计划仅试行两年(2024及2025学年入学),适用于非本地生(不包括阿富汗、古巴、老挝、朝鲜、尼泊尔及越南的国民)。申请人需年满18岁。
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与实操性,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高级文凭课程一般为2年制,在资历架构中属于第四级,学历程度相当于大学本科的第一年或第二年。
与副学士课程侧重理论性和通识性不同,高级文凭课程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也可申请升读本科,进入大二或大三继续深造。
从就业数据来看,VTC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平均月收入超过HK$16,000,这充分显示了其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02绿色通道,大湾区企业优先录用规则解析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加速推进,VPAS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享有明显的优先权。大湾区各地政府和企业为这类技术专才建立了系统的录用便利通道。
政策层面的支持是优先录用规则的基础。2025年7月,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了“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暨港澳青年就业技能实践活动”,为港澳青年搭建了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和企业交流三位一体的平台。
珠海市通过《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等文件,持续推动港澳青年来珠就业创业,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企业联合培养机制是优先录用的核心。2025年6月,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启动“湾区青年技能π行动”,并签署《深港青年技能人才培养系列合作交流协议书》,标志着深港两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合作迈入机制化、多元化新阶段。
该行动以数学符号“π”为象征,既寓意深港技能人才交流的稳固桥梁,也象征着青年成长发展的无限潜能。
深圳同时发布了《香港青年赴深技能研修路线图》,规划了创意设计、前沿科技和智能制造三条路线,覆盖腾讯、优必选、欣旺达等12家深圳知名企业,为VPAS毕业生提供了优先进入头部企业的通道。
行业直通机会在特定领域尤为明显。2025年6月,依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机电工程署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在穗培训基地,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创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面向香港汽车维修行业常态化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这一合作使VPAS汽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获得了行业直通机会,也体现了大湾区对香港职专教育资质的认可。
03计划拓展,新增行业与课程方向
为适应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VPAS计划在2025/26学年进行了重大扩展。合资格的VTC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由27个增加至34个,覆盖的技术行业从5个扩大到12个,大大拓宽了人才发展通道。
2024/25学年VPAS涵盖的五个技术行业包括“航空、运输及物流”、“创新及科技”、“机电工程”、“建筑、土木工程及建设环境”以及“海事服务”。
2025/26学年新增七个技术行业:环境保育、健康护理、生命及健康科技、化验服务、电子商务、物业管理、汽车工程。
这一扩展反映了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的实时变化,也表明VPAS计划与大湾区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香港立法会议员邓飞指出:“VPAS的课程并不是院校闭门造车地开办,而是会跟业界讨论确认有市场需求才会开办的。”
课程设置注重实践与创新结合。以软件工程高级文凭为例,课程引入低代码工具,通过简单指令生成代码后再进行优化,使学生提高效率又能理解传统编程与AI辅助编程的区别。
秦子越,一位就读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电机工程高级文凭的北京籍学生,在分享学习体验时表示:“相较于内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VTC的教学较注重实践与互动。”
她在校期间参与多项公开比赛,与组员以沙子和树酯开发引擎隔音物料,获得“HongKongTechathon+2025”可持续发展组的铜牌。
04发展路径,毕业生的多元发展路径与成功案例
VPAS毕业生拥有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可根据个人规划灵活选择方向。留港就业是最直接的路径。根据VPAS规定,毕业生可在毕业后6个月内申请为期一年的VPAS签证留港寻找对口工作。
若在毕业后7-12个月内申请该签证,则必须已获受聘在港从事与其课程相关的工作。
获得签证后,学生需全职从事与课程相关的行业,且首4年必须全期受聘于同一雇主。签证续期方式采取“1+2+2+3”模式:首两次签证续签期限分别为2年,满足续签至第7年的要求后,即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余勃希,一位修读香港资讯科技学院软件工程高级文凭的四川籍学生,是首屆VPAS課程的学生。他通过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与VTC合作的“工银光明行——职专育才扶苗计划”获得全额资助来港学习。
他计划毕业后投身香港资讯科技界:“香港的国际化环境能扩阔视野,而资讯科技行业现时蓬勃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遇处处。”
升学深造是另一重要选择。学生可选择报读VTC辖下的高科院,也可以申请其他香港及海外大学的本科课程,再经过2-3年左右学习获取本科学历,且所获本科学历证书与4年全日制本科毫无差别,也不会注明专升本。
香港特区政府还将与内地当局合作推进两地相互承认副学位程度学历(包括高级文凭学历),并以试点方式试行资历互认工作,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跨区发展在大湾区已成为现实。2025年6月启动的“湾区青年技能π行动”首期项目——“深圳市技能菁英赴港研修班”,15名来自深圳的技能菁英在港进行为期一周的深度学习。
课程聚焦智能装备、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机电一体化前沿领域,融入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先进教学理念与实践案例。
同时,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每两年公开遴选100名35周岁以下青年技术骨干,认定为“深圳市技能菁英”。每位技能菁英可申请总额20万元的资助经费,支持其参与境外研修、继续教育等项目。
05申请建议,把握机遇的实用指南
对于有志申请VPAS计划的学生,了解以下关键信息至关重要。申请条件方面,根据不同学历背景有不同要求:
持应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成绩:总分(包括英语)取得所要求的成绩
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成绩:①高考总分(包括语文及英语)取得所要求的成绩;②往届高考成绩亦在考虑范围内
持其他学历成绩:持有海外/国际高中学历,如GCSE、IGCSE、GCEA-Level、IBDiploma或其他海外学历;持有内地更高学历,如大专、大学等亦可申请(须经有关学系个别评审)
费用方面,高级文凭课程一般2年完成。2024/25年商科专业每年学费为67,000港元,其他学科每年为68,800港元(学费水平会每年有所波动)。
VTC为有住宿需要的学生提供宿舍,但宿位有限。住宿费为每月2,200港币/4,600港币,学生还需自理伙食费、交通费及其他学杂费。
时间规划是成功申请的关键。VPAS计划仅试行两年(2024及2025学年入学),港校录取原则是“先到先得、择优录取,额满即止”。
每个专业仅招收十几个至二十几个学生,特别是受欢迎的中文授课专业(航空及物流、航空服务及运输学、机场营运管理三个专业提供普通话授课)名额竞争激烈。
立法会议员邓飞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将VPAS毕业生留港找工作的逗留期从1年延长至2年,与学士学位或更高资历的非本地学生安排(IANG)看齐。
他认为一年逗留期太短,可能导致毕业生被压价的现象:“如果学生只有一年时间,就未必有本地生同等的议价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人才流动政策正不断深化。深圳的技能菁英可申请总额20万元的资助经费赴港研修,而香港青年也可通过规划好的三条路线进入腾讯、优必选等深圳知名企业学习实践。
这种双向流动机制为VPAS毕业生构建了覆盖整个大湾区的职业发展网络。
随着越来越多的VPAS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条绿色通道正在证明其价值——它不仅培养技术能力,更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化职业生涯的大门。
对于有志于在大湾区发展的年轻人来说,抓住VPAS计划的机会窗口,可能意味着提前锁定未来十年的职业成功。